tibble是一种简单数据框,它对传统数据框的功能进行了一些修改,以便更易于使用。tibble包是tidyverse中的核心R包。
创建tibble
标准数据框转换为tibble
1 2 3
| library(tidyverse)
as_tibble(iris)
|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
| # A tibble: 150 x 5 Sepal.Length Sepal.Width Petal.Length Petal.Width Species <dbl> <dbl> <dbl> <dbl> <fct> 1 5.1 3.5 1.4 0.2 setosa 2 4.9 3 1.4 0.2 setosa 3 4.7 3.2 1.3 0.2 setosa 4 4.6 3.1 1.5 0.2 setosa 5 5 3.6 1.4 0.2 setosa 6 5.4 3.9 1.7 0.4 setosa 7 4.6 3.4 1.4 0.3 setosa 8 5 3.4 1.5 0.2 setosa 9 4.4 2.9 1.4 0.2 setosa 10 4.9 3.1 1.5 0.1 setosa # ... with 140 more rows
|
创建新tibble
1 2 3 4 5
| tibble( x = 1:5, y = 1, z = x ^ 2 + y )
|
1 2 3 4 5 6 7 8
| # A tibble: 5 x 3 x y z <int> <dbl> <dbl> 1 1 1 2 2 2 1 5 3 3 1 10 4 4 1 17 5 5 1 26
|
tribble()函数
tribble是transposed tibble(转置tibble)的缩写。tribble()
是定制化的,可以对数据按行进行编码:列标题由公式(以~
开头)定义,数据条目以逗号分隔,这样就可以用易读的方式对少量数据进行布局。
1 2 3 4 5 6
| tribble( ~x, ~y, ~z, "a", 2, 3.6, "b", 1, 8.5 )
|
1 2 3 4 5
| # A tibble: 2 x 3 x y z <chr> <dbl> <dbl> 1 a 2 3.6 2 b 1 8.5
|
tibble与data.frame对比
tibble和传统data.frame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处不同:打印和取子集。
打印
tibble 的打印方法进行了优化,只显示前10 行结果,并且列也是适合屏幕的。除了打印列名,tibble还会打印出列的类型。
我们可以使用print()
函数来控制打印的行数(n)和显示的宽度(width),width = Inf
可以显示所有列:
1 2
| nycflights13::flights %>% print(n = 10, width = Inf)
|
取子集
[[
可以按名称或位置提取变量:
$
只能按名称提取变量,但可以减少一些输入:
tibble转换回传统数据框
我们可以使用as.data.frame()
函数将tibble转换回data.frame
。
《R数据科学》学习笔记